加入体验视屏美女

1/14/2009

献血后后记


宝贵的献血假期已经过去两天了说是假期我其实一刻也没闲着。老公忙到晚上八点多才能回来所有的吃食总得我自己去弄。我一边可以敞开肚皮吃一些平时不大舍得买的东西一边还要提醒自己千万不能变胖不能吃进去太多热量。所以我最爱的芝士蛋糕倒是还没有碰过。


花了三百多大洋买了黑芝麻核桃红枣和阿胶趁此机会给自己滋润一下,也许养到年后红光满面也说不定哦!


还把自己想尝试已久的大长今上看来的各种东东拿来试做一番,虽然失败,但也算是尝试过了。



最有意义的是把《飘》看了个大概。名著就是名著,它那种力量是可以穿透文字直抓住你的心的,哪怕是我看着连篇累牍的英文版,有着十分之一生词,哪怕是我以前已经看过原著,电影也看过无数遍,也忍不住要一口气看下去。因为实在关心斯嘉的命运,怕囫囵吞枣地看不能领会英文的写法,昨日开始只看中文版了。(神啊,我向你坦白,这是我关心情节想快点看完的借口)



买的是傅东华的译本,实在是让我忍不住地钦佩叫好。我认为的好的译本应该是能在语言上接近中国人的习惯,但风格中又能透露出外国的风情。看傅本的飘,不仅是我这种学英语的人感兴趣,若是放在许多年前,给那些从不知道美国风土人情的老太太看,怕是也能让她手不释卷的吧。语言是极其中国化的,甚至有些象白话文言文。这种话我看起来总觉得亲切,这年头,中文的西化越来越严重,不仅在语言上而且在内容上,就是原著里,中国味道的也不多见了。而且,就我稍稍有那么点专业的眼光来看,同样的英文,口语化的,他有一套辞用,文学化的,他又有另一套辞。有些我们平时根本想不到的词被他信手拈来,用到这里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拜我们长年的“专业英语训练”之赐,我们看到end自然会想到“结束”,他却翻译为“断送”,看到dress自然会想到“裙子”,他却译为“春衫”。



对于人名的翻译,郝思嘉,白瑞德等都出自他的版本。有人觉得这种洋名中翻的方法太过搞笑。但需要考虑到当时的背景,那时的人对洋鬼子的种种是一无所知。若是看到“艾希礼威尔克斯”这么一长串的名字,总不如“卫希礼”来得亲切,记得牢。就是现在,我在看外国名著时,一连看过去四五章,有些名字还会弄混呢!还有一些人,只需看看他的名字便知道了他们的身份。如思嘉家的黑人监工big
Sam,翻译为“大老三”,一看就是个劳动人民。再看看“魏忠”(抱歉我忘了他的英文名),家奴的模样就浮现出来了。当然有些确实很搞笑,比如男名Will被译为“慧儿”。



我在大学时学过一年的翻译,当时大家都只是忙着背所有的单词,记着翻译法,但我想傅先生当年是没有什么成体系的翻译法的。反倒他的译作更有本土气息。若是想译出这样一本不朽的名著,母语的造诣应该最起码要不输于英语才是。不知道我们的新一代别字大学生们能否担当得起这个重任。


更多精彩内容 xd4p.cn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