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体验视屏美女

1/14/2009

日记[2009年01月10日]

 




汉语与东盟各国的关系




李学金



 




摘要】汉语在东南亚分布广使用人口多是中国和东盟关系中的有利因素。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东盟各国出现了对汉语的强劲需求把中国—东盟关系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在中国—东盟框架内发挥汉语的交际作用、媒介作用和桥梁作用有助于双方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合作以及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关键词】中国;东盟;汉语;分布;需要;发挥;作用




作者简介】李学金广西医科大学外语教授香港世界人物出版社特约顾问编委广西南宁 530021



 




中国和东盟国家共有面积1407万平方公里占亚洲面积31.8%,占世界陆地面积9.4%;人口182619万人,占亚洲人口56.3%,占世界人口28.1%。在这片广袤的土地地居住着300多个民族,使用400多种语言,其中主要语言81种,重要语言8种。例如:汉语(Chinese,132949万人)、马来及印度尼西亚语(Malay-Indonesian,16800万人)、越南语(Vietnamese,6059万人),老挝语(Laotian,1720万人)、他加禄语(Tagalog,1450万人)、英语(English,通用于东南亚许多国家)。




汉语是中国国家通用语言、中国官方语言,同时也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世界公认的国际语言。除中国外,汉语还分布在五大洲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使用人口4000多万人。在世界上每5个人中就有1个人说汉语。汉语是天下第一语,这话是一点也不夸张的。即使印度人口在2030年前后超过中国,印度第一大语言印地语使用人数仍然比汉语少,不会影响汉语作为世界第一大语言的地位。




在最近60多年中,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尤其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以年均9.9%的速度增长,经济总量从1978年的453亿美元上升到2005年22257万亿美元,世界排名从第104位提升到第4位。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汉语的国际地位和影响不断扩大。汉语以使用人口众多的强势与世界上许多国家保持着密切联系,同东南亚各国的联系尤为密切。




一、汉语在东盟十国的分布




中国同东盟各国的关系也表现在汉语的大量分布上。东南亚是世界上第二大汉语区。第一大汉语区是中国(或东亚),使用人口13亿,第三大汉语区是俄罗斯,使用人口接近400万,第四大汉语区是北美(或美加),使用人口200多万。




东南亚汉语区使用汉语人口多,已超过2000万人,占海外使用汉语总人数的一半。




新加坡是华语(汉语)国家,华语为第二官方语言。第一官为语言是英语,马来语是国语。由于华语使用人数多,华语事实成了第一官方语言。新加坡是世界上继中国之后汉语获得官方语言地位的第二个国家。使用人数270万,占全国人口的80%。他们使用汉语的官话方言、粤方言、闽方言。学校教育以华语教育为主,电台和电视台主要用华语。报刊和图书多半用华文(中文)出版。汉语在新加坡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起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马来西亚,汉语仅次马来语,成为第二大语言。使用人数534万人,占全国人口的21%。他们主要使用汉语的闽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官话方言。许多中小学采用华语教学。1998年诞生了第一所华语高等学校——新纪元学院,从而结束了马来西亚没有华语高校的历史。出版不少华文报纸,其中最著名的是《南洋商报》。它创办于1921年,现已采用简化汉字排版。这是世界上除中国之外又一家使用简化汉字的华文报纸。在巴黎出版的中文报纸《欧洲时报》已在2001年采用简化汉字。




文莱人口35万,说汉语的人数7万,占全国人口的20%。占第一位的语言是马来语,使用人数23万人。




泰国的汉语是第三大语言,排列在泰语、老挝语之后。汉语使用人数794万人,占全国人口12.1%,名列东盟各国之首。在汉语使用人群中操汉语闽方言潮州话的人较多。




汉语在柬埔寨排在高棉语(柬埔寨语)、法语之后,列第三位。使用人口35万人。开办有华语学校。




在越南,按说话人数汉语占第四位(一说第五位),前三四位分别是越南语、泰语、高棉语或芒语。汉语使用人数50多万,主要分布在越南北方和沿海大城市。




印尼人口多,使用汉语的人口也多。但汉语只能是第五大语言。前四大语言分别是印度尼西亚语、爪哇语、巽他语、马都拉语。操汉语人数722万人,占全国人口的3%。在首都雅加达等华人聚居地区开办了许多中文学校和中文补习班。




在缅甸,主要语言的排列顺序是缅语、克伦语、掸语、钦语、克钦语、孟语、汉语。汉语名列第七,使用人数30多万人,主要分布在仰光和缅中边境地带。他们操的是汉语闽方言和粤方言。




汉语在菲律宾也有30多万使用者,排列在第十五位。前几位的主要语言有他加禄语、宿务语、伊洛干洛语、希利盖农语、比科尔语、瓦来语等。在华人比较集中的首都马尼拉及其附近地区办有多所华文学校。此外还办有华文报纸。




在老挝,使用汉语的华人人数较少,约2~3万人。老挝是东南亚使用汉语人数最少的国家。




在东南亚地区华人众多,华语遍布,这使中国和东南亚各国之间存在着一种天然联系。中国和东盟关系的正式建立又给这种联系增添了新的色彩。中国和东盟双方都可以利用业已存在的汉语广布这种有利因素,提升中国—东盟关系,促进双方的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造福于十一国人民。




二、东盟需要汉语




亚洲大专辩论会发起人、新加坡人陈香梅女士2003年在北京举行的大专辩论会上说:“世界需要汉语。”世界为什么需要汉语呢?荷兰语言学家莱温回答了这个问题。他指出,汉语使用人口众多,掌握汉语便于在广阔的社会空间同中国进行国际经济和文化交流。




以东盟为例,东盟总面积450万平方公里,总人口5.5亿。如果东盟国家各有一部分人能通晓汉语,就可以把自己的经济活动空间扩大到1400万平方公里,把自己的市场人口扩大到18亿。这对东盟,对中国都有好处。




东盟国家需要汉语就是世界需要汉语的缩影。




印度尼西亚政府十分重视中文,让中文成为主要外语。2001年11月23日印尼教育部长法贾尔接受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印尼政府将推动中文成为主要外语,使中文与英文和日文具有同等的地位。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印尼政府不再限制中文教学。现在一些学校已有中文教学,中文补习班可以自由开办,大学里也可有中文系。在他的讲话以后,印尼各地的中文学校和中文补习班开始恢复和发展,华语教育生机勃勃,形势喜人。




新加坡领导人非常看重汉语,勉力青年人学好母语。曾有一段时间,新加坡新一代华人重视英语,轻视华语,学习母语和学习英语产生了矛盾。新加坡前总理、内阁资政李光耀对他们说:“做一个人,你一定要了解你的背景、你的根。如果你是华人,你完全不会讲,不会看,不会听,不会写华语——中国话,我看你或多或少一定是很难过的,是有自卑感的。”他还指出:“你要参与政治,你要竞选,不能够跟人民讲话,讲他们说的话,那么你很难中选。对新加坡新一代华人来说,说华语,说普通话,可以增加他们的竞争优势”。




学习汉语的动力来自商贸,在商贸中获利又促进汉语学习。柬埔寨首都金边流行着一句中国话:“要富裕,学汉语。”街头上的一些商店和旅社把招牌里汉字特意放大,以便招徕华人顾客。这一招确实不错,老板赚了钱,引起周围商家的连锁反应。中国同越南、老挝、缅甸山水相连,边境贸易十分活跃。越、老、缅三国边民如饥似渴地学汉语,学了马上就同中国边民做生意,获利不少。有的生意越做越大,赚了大钱。全家学汉语,全村学汉语的故事感人至深。




学汉语为了去中国学习,学成回来报效祖国。越南河内国家大学和泰国清迈皇家学院的学生努力学习汉语,希望能去中国留学,完成学业后回国工作。从上个世纪50年代起,越南留学生开始来广西医学院学医。最近20年到广西医科大学学医人数增多。他们毕业后都回越南工作。这些留学生既懂医学又会越语和汉语。他们成了越南卫生事业的重要力量,有的还是各级卫生机构的负责人,同时也是越中卫生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友好使者。这里还是特别提出的是越南总理、东盟领导人之一的阮晋勇。他年轻时来中国求学,学习汉语和英文。回国后从1994年起先后担任内务部副部长、中央经济部长、政府常务副总经理、(兼任)国家银行行长。他为自己祖国的建设事业,为中越友好关系的发展,为中国—东盟经济合作做出了重大贡献。




对中国文化的向往逐渐上升为学习汉语的主要动因。菲律宾首都马尼拉有一所华文中学,中国青年教师余燕南被派去那里教授汉语。她半年后完成教学任务离校时,学生们依依不舍,用汉语普通话朗读的感谢信使她激动不已:“老师,是你让我们知道了秦始皇、汉武帝。是你让我们学会了包饺子,写春联。老师,谢谢你了,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你!”送别的学生们对老师说:“你走后,我们一定还要继续学汉语,期盼有一天能去秦始皇的故乡,参观游览长城,在长城上与老师再度相逢。”




在中国—东盟关系正式建立后,学习汉语不仅是个人和集团的需要,而且是国家的需要。一个国家发展经济首先要靠自己的民族语言。当它的经济发展到相当水平时,就会感到民族语言的局限性。如果引进外来语言,拓宽生存和发展空间,那么经济又可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东盟需要汉语,中国同样需要东盟各国的语言,中国经济才能持续发展。




三、发挥汉语在中国—东盟框架下的作用




在中国—东盟框架下发挥汉语的作用,就是让汉语成为中国—东盟对话的工具,成为中国—东盟经济合作的媒介,成为中国—东盟双方友好的桥梁。




在中国和东盟的合作和交往中,中国广西是打头阵的,责任重大。在这里建议我们广西在发挥汉语作用方面做好几件工作。




(一)周密安排好汉语外译和外语汉译的工作。在中国和东盟的交往活动中,中方人员讲汉语,要把汉语准确地译成外语传达给东盟方人员;东盟方人员讲英语或本国语言,要把外语准确地译成汉语转达给中方人员。中方需要一批汉语素养好和外语水平高的双语人才。他们缺乏的是中国—东盟交流用语、东南亚地理和特殊商品词汇。因此双语人员要经过专门培训,进行演练,合格者才能上岗。中方的外语翻译要同东盟方的汉语翻译密切配合,优势互补,共同完成语言转换任务。




中国—东盟博览会参展商品品名要用中英文对照。过去的展览无展览卡,有的商品看后不知叫什么名称,这是需要改进和完善的。




(二)协助国家在东南亚地区创办孔子学院。国家根据汉语在世界上日益增长的需求,计划在世界各地开办多所孔子学院,其目的是帮助所在国人民学习汉语,为他们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广西要关心和支持孔子学院的基础建设、师资选派、教学计划和学生管理。学生毕业后,不少人将成为中国—东盟经济合作的骨干力量。




(三)协助国家培养对外汉语教学人才。目前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500所大学在教授汉语,全球学汉语的外国人人数已达3000万人。然而我国对外汉语教师数量不足,缺口在16万以上。在这种情况下,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师范学院在原有计划基础上适当扩招中文系学生和对外汉语专业学生人数,以缓解汉语师资紧缺的问题。




(四)在国家统一计划下向东南亚国家派出对外汉语教师。他们的任务是在住在国教学生学习汉语,为中国—东盟经济合作培养双语人才。




(五)马上筹建中国—东盟研究所。研究所是新建单位,一切从零开始。首先要收集中国—东盟的基础资料,不但有中文资料,还要有英文和俄文资料。其次要收集中国—东盟经济合作和对外贸易资料。在占有翔实资料的基础上,对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每年写出一份年度研究报告,供国务院和广西区政府决策时参考。研究所可隶属于广西社会科学院,也可隶属于广西民族大学(条件更好)。有关部门要在经费投入上给研究所以大力支持。




(六)在国家授权下于南宁建立中国—东盟信息中心和中国—东盟汉语网,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加强信息交流,实行信息资源共享,保持双方合作的开放性和透明度。




(七)在教育部领导下,办好广西民族大学国家外语非通用语种培训基地。目前这个基地已有印尼语、越南语和泰语三个语种。还要争取创造条件,开设缅语、高棉语、老挝语等专业,培养更多的汉外两用人才。




(八)充分发挥媒体的汉语言文字职能作用,大力加强对中国—东盟经济合作的宣传报道。广西人民广播电台、广西电视台、《广西日报》、《南国早报》等媒体要开辟“中国—东盟”栏目,介绍东盟各国风土人情,报道中国—东盟经济合作的进展,让更多的广西人了解东盟、了解中国—东盟经济合作,进而关心、支持、参与中国—东盟经济合作。




(九)扩大招收东盟国家学生来中国,来广西学习。一是学习汉语,培养外籍普通双语人才。一是学习理工科学,同时进一步学习汉语,使他们成为既懂科技又会汉语的科技人才。他们也会在中国—东盟合作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语言同经济的关系非常密切。语言参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语言的多元化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经济合作。中国和东盟幅员这么大,人口这么多,要发展中国和东盟的经济,要开展双方的经济合作,只靠一两种语言是不够的。在国家平等和语言平等的原则下,汉语还要同印尼语和马来语、同越南语、同泰语、同缅语、同老挝语、同他加禄语、同英语等语言密切配合,充分行使自己的交际职能,促进中国和东盟的经济快速发展,推动中国—东盟经济深化合作,把中国和东南亚建成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把中国—东南亚变成人类向往的天堂。中国—东盟的明天更加灿烂辉煌!


更多精彩内容 xd4p.cn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